作者:严峥,王羿侠,刘卜文,黄磊
指导老师:马天浩,王皓然
学校:东南大学
所属团队:红色远航
摘要:尽管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也面临诸如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何弘扬主流价值观、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如何取得更广泛国际社会共识等挑战。为找到数字时代景区红色文化更受游客欢迎的传播方式,本团队组织和设计了一场社会实践。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不同红色景区认知程度的差异较大,大多数人认为一些景区不为人知晓的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本团队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走访等手段调查各大红色景区的OTA产品保有情况,景区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景区口碑情况以及运营模式等,发现部分景区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进而提出了以多元手段丰富旅游体验,以文创设计寄托红色精神,让网络媒体为宣传赋能的建议,希望探寻出红色景区该在数字时代如何讲好“红色故事”的答案。
关键词:红色旅游;数字时代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百年党史巍峨,缔造家国巨变;世纪创业峥嵘,定要来日增辉。那些红色的革命基因,红色的奋斗记忆,早已深深刻入了中华文化。然而尽管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诸如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何弘扬主流价值观、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如何取得更广泛国际社会共识等挑战。部分景区老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难以适应90后、00后的需求。
(二)调查方法
首先,团队通过网络、问卷以及实地走访等手段调查各大红色景区的OTA产品保有情况,景区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景区口碑情况以及运营模式等。对比各大红色景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分析部分红色景区目前遇到的困境。深入红色景区采访游客对于该景区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采访景区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对于近年来红色景区运营状况的看法以及未来将景区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
(三)研究意义
探究目前红色景区品牌形象的传播现状,分析部分景区目前遇到的发展困境,结合目前发展较好的红色景区的运营模式来探究红色景区该如何讲好“红色故事”。
二、红色景区运营现状概述
(一)网络调研
团队成员通过网络调查各大红色景区的OTA产品保有情况,发现各家红色景区在OTA上的产品数量以及问答数量差异较大,最多的天安门是最少的重庆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的数百倍。目前我国例如天安门广场、井冈山等地方标志性景区或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OTA产品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景区,但景区的红色属性被相对弱化。多数红色景区为免费的纪念馆或遗址,以售卖产品和门票为目的OTA较少投放相关产品。在各个软件的相关攻略、评论上,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景区职位,一些革命老区出现搜索断层的情况,有的甚至搜索不到相关景点的产品。部分OTA对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将红色旅游与自然风光、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红色旅游线路,丰富了旅游产品,提高了吸引力。例如,有OTA推出了“井冈山+南昌”等精品线路,将多个红色旅游景区打包,让游客即可感受井冈山、南昌等等不同红色景区的不同魅力。从OTA产品和市场反馈来看,用多元化度假型旅游产品推动红色旅游目的地市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为20加红色旅游景区OTA产品情况
团队之后调查各家红色景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发现搜集的红色景区中只有一半的景区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且普遍存在更新频率慢、内容过于严肃的问题,难以吸引用户,阅读量也寥寥无几。“红色旅游”新媒体运营情况不容乐观。红色旅游主要以年轻游客为主体,且有散客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散客来说,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路线时大多会参考网上信息来做相关旅游攻略,更易受新媒体的影响。从旅游行业的特性来看,本身就是以“人”为中心,而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的碎片化、精准化的营销方式恰恰能与旅游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于本身娱乐性稍差的红色旅游来看,显得极为重要,可以使革命老区真正跟上新媒体的步伐。
图为红色旅游景区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
团队还搜集了各红色景区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游客中的口碑,从景区口碑情况来看,各景区口碑均较好且平均。
图为20家景区口碑情况
(二)问卷调查
为了扩大调研范围,增强数据可靠度,团队设计了对红色景区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得到有效回馈共计58份。
在对红色景区知名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知名度最高的景区主要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和嘉兴南湖,三者均有高于85%的知名率,远超过拥有不到40%知名率的古田会议纪念馆、梅园新村等地。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红色属性强、景区本身作为地方标志性景区或风景名胜区是主要的闻名原因,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景区红色文化打造新颖、宣传力度大是令景区知名度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在对受访者不了解某红色景区的原因调查中,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景区宣传力度不到位是主要的负面影响因素,约30%受访者认为景区内在的红色属性较弱是牵制景区知名度上升的原因。
在对受访者心目中理想的红色景区宣传方式的调查中,传统的影视媒体、报纸的广告宣传、OTA产品的衍生效应影响和公众号的优质运营均受到了过半受访者的欢迎。将调查范围缩小至公众号运营成效上时,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多数景区的公众号运营良好或仅部分景区运营良好,认为都很好的和都不好的受访者占比仅10%左右。而在对红色景区口碑影响因素的调查中,超过90%受访者将新媒体宣发成效的影响排在第一位,同时也有近半的受访者认为传统媒体的影响同样重要。
(三)实地走访
团队的部分队员实地参观了半塔烈士陵园,其主要由半塔保卫战旧址、皖东革命纪念馆、新四军二师纪念馆及烈士陵园等部分组成,在“讲好红色故事”方面,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采取的方式偏向于传统。在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向展馆的工作人员询问了展馆的相关游览状况,了解到这里平常多为中老年人来参观,在节假日期间会有学生组队来学习历史,并且每年清明节会有很多青年学生群体来扫墓,但总体游客数量较少。同时队员搜索了景区的微信公众号,发现虽然该景区的公众号是存在的,但没有发布任何内容,基本未对该景区的宣传起到任何作用。队员们然后在网络上搜索了该景区,发现该景区的相关攻略以及相关的OTA产品极少,知名度也较低。
另一部分队员实地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在展览方式方面,其采用了广场+展厅的经典模式。广场上,以各类大型军械模型为主;展厅内以各类纪念物、蜡像、以及多媒体显示屏为主。展览馆内部分为”近代沧桑、白马建军、威震海疆、发展壮大、鱼水情深”五个展览部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展示了我国海海军的一路发展。在展览馆内走完了一圈之后,队员们发现了一个高科技4D动感影院。以4D影院这种多媒体方式来叙述,采取现代显示手段,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情境,将红色旅游故事化、红色人物形象化,增强红色旅游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前端显示技术在宣传红色文化上的巧妙应用,体现了科技创新对文化宣传的重要意义。搜索该景区的微信公众号后,我们发现其运营状况良好,其中内容涵盖历史背景、信息通知以及各种资讯等并且内容更新较为频繁,在网络上搜索也能够轻松找到该景区的相关攻略以及OTA产品等。在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后,队员们了解到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与五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共建关系,成为这些院校的爱国主义德育基地。这种与当地院校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向中小学生普及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扩大纪念馆的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实地走访之后,队员们认为两景区发展状况差异较为明显,其原因主要由运营模式、宣传方式等方面构成,这也导致了客流量以及知名度的巨大差异。
(四)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团队成员认为我国的红色旅游暴露出诸多问题:
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部分红色景区的宣传较少,未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导致景区出现搜索断层的情况,有的甚至搜索不到相关景点的产品,游客数量也较少。
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
三、红色景区发展对策
(一)多元手段丰富旅游体验
根据调查,许多景区目前采用的仍然是铜像广场、博物馆、故居“老三样”模式,而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难以适应90后、00后的需求。数字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可以为景区红色文化的宣传开拓许多新的发展空间。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不仅仅是展区的文物古籍,更是在游客心中播下的红色种子,刻下的红色基因。借助科技手段,并进行内容、形式、手段、方法、体验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不仅可以让景区变得更生动、更具趣味性,还可以让历史不再遥远和陌生,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考虑当前游客的新需求,建议红色景区可以从增强游客体验感和丰富叙述手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从体验方面来说,面对伴随网络游戏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红色景区可以寻找红色文化与动漫、网络游戏等的结合点,以现代性、时尚性、趣味性等方式向青少年传播主流价值观;针对体力较好、追求刺激感的游客,景区可以开展真人CS枪战、攀岩、拓展、胜利大闯关、逃生模拟馆等体验活动。
从叙述方面来说,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虚拟现实环境的模拟,采取光、电、声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革命历史人物、故事进行演绎解读和历史情景再现;或以戏剧、“郊野剧”等形式艺术化的展示革命场景,将红色旅游故事化、红色人物形象化,增强红色旅游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做得较好的示例。上海黄浦区的“复兴·颂”创新地采用年轻人最流行的密室游戏的方式,让红色文化以时下最流行的娱乐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武汉革命博物馆打造了沉浸式情景剧《历史的回望》,使观众变被动参观为主动参与。观众化身当年的“农讲所学员”“革命同志”,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感受革命的苦难辉煌,在全方位、立体式的“共情”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英雄城市的时代内涵。同时还利用科技创新,研发运营“请回答1927”——AR实景任务式自助研学产品,通过任务式交流互动,让年青的体验者在馆内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及事件场景,与历史对话。
(二)文创设计寄托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不应该只停留与景区、博物馆,更应该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或许我们可以借鉴故宫等景区利用文创产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来帮助景区传播红色文化。
通过文创的设计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还可以深入理解红色精神内涵,以红色文创传承红色基因。不同的红色元素,在设计师的创意表达中,关联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文创产品“军旗升起”书立,则以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为设计元素,将大楼外观剪影作镂空铁艺设计,以精简洗练的建筑造型,象征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
优秀的红色文创,不仅是理解党史的一扇窗,也是建立情感连接的一座桥。历史深处的家国情怀、文物背后的赤子之心,无不是红色文创应有的闪亮底色。例如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系列”文创产品,则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提炼设计元素,并使其重新融入当代生活。比如,“春天的故事”磁带形充电宝、“时间效率”万年历等,以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赋予红色文创情感价值、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
(三)网络媒体为宣传赋能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观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愈来愈多样。与传统的图书、报刊宣传不同,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反馈良好,互动性强。所以我们建议将新媒体作为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新媒体受众广,且聚集了大批年青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利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也为青年人的成长增添了向上的力量。
红色景区应该顺应时代趋势,可以逐步打造出融网站、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直播视频等于一体的矩阵传播平台。可以以对红色文化、红色阵地、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认识和挖掘为主线,打破以往现场展馆的单一呈现模式,利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借助音频讲解、3D展现等先进手段,使广大网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走进”没有围墙的红色纪念馆,还可进行图片缩放、视角调整,配合有声解说身临其境地领略那一段段光辉岁月所留下的红色记忆。例如2020年4月初开始,武汉革命博物馆积极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变局,“闭馆不打烊”,连续举办7期高品质的云游线上直播,直播累计观众流量达1000余万人次,在省、市博物馆中位列第一。武汉革命博物馆“云游都府堤”教育案例荣获“湖北省最佳线上教育案例”。
四、结语
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发现了当今许多景区在红色文化宣传以及运营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 红色旅游景区宣传方式的研究.
一审编辑 田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