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嘉峪关9月16日电(通讯员 保昕怡 王冠之)
2021年7月到8月,东南大学六名在读本科生组成的“陇阳”团队,在了解2021年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后,深感哀痛与向更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科普“失温”救治方法的必要性,因此到达甘肃白银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深入采访调研、查阅资料后,以发布公众号推送和拍摄科普视频的方式,向大众宣传失温的救治方法。
在实际返乡之前,“陇阳”团队成员共同进行了资料查找,对马拉松事件的各类报道进行了收集。在调查过程中,团队发现,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越野跑运动飞速发展,但与高速发展的户外运动行业所对应,面对近年来不时发生的户外运动事故与因失温导致的悲剧,团队决定将失温作为调研的重点对象之一,计划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传播。7月19日,为了收集更多有效数据,团队在问卷星网站发布了两份分别关于失温和户外运动安全的问卷。问卷结果显示,高速发展的户外行业与人们滞后的安全意识确实存在着矛盾,同时,人们对“失温”现象也了解甚少,因此,团队决定通过实际举措为大家带来切实的安全措施和有用的知识分享。
图为两份调查问卷的截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冠之 提供
8月4日,受到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东南大学实行“封校”措施,“陇阳”团队回到家乡的计划难以实行。在封校的日子里,团队将线下的工作转移到线上,克服困难,以线上通话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了采访工作。团队的第一位采访者是来自东南大学医学院的刘莉洁教授。要对“失温”症状有关知识进行普及,对于非医学专业团队来说是难度不小的,因此,团队向刘教授详细请教了有关“失温”病理、症状、救治措施方面的知识,为已有资料进行补充说明。
刘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失温”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和面对“失温”时正确的应对方法。采访结束后,8月20日,团队将采访内容与相关资料结合,推出了“失温”的专题科普及推送,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此外,团队还联系到了甘肃省内的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进行采访交流,以下为采访片段:
采访人王冠之:对于广大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这次的事件可能会在一些人的心中留下阴影,就您来说,在以后如果要继续参加户外运动,那么您的心态方面会不会有一些变化?
爱好者张先生:心态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以前就是四个字——勇者无畏,怀着一种只要踏上赛道,就要完成比赛的心态去参加比赛。但这次白银景泰的事件让我突然理解到了什么叫,“回家才是越野赛的终点”。之后我和我身边的人,我都会告诉他们,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根据自己实际的身体状况选择去参加比赛。
没错,赛道的尽头并非越野赛的结束,安全回家才是每一位参赛者的终点。在深深理解到这点时,更应感受到肩上承担着一份责任,要让这类悲剧不再发生,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线上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冠之 提供
哪怕是在提前开学,略显紧张的上课日程里,“陇阳”团队的实践活动也没有停下步伐。为了让“失温”知识能够更加生动广泛地传播,在周末课余时间,团队开始制作有关“失温”的科普视频。经过各位成员的努力,“陇阳”团队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投稿了失温科普视频,虽然它并不十分完美,但包含每一位队员的诚意,相信会对户外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图为团队成员共同拍摄科普视频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冠之 提供
8月末,南京疫情得到充分控制,团队中来自甘肃的两位成员于8月30日来到了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进行考察感受。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但在大自然面前依旧脆弱,一场突然的风暴便带走了21人宝贵的生命,不由得让人警钟长鸣。在亲眼目睹了自然的伟力后,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充分掌握户外安全知识,就成了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随着队员们之间最后一声再见,“陇阳”团队的实践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一路走来,不乏困难与挑战,但团队成员们都明白,他们的工作意义非凡,他们的肩上责任重大,哪怕面对再多困难,团队成员们也都一一克服。甘肃的户外活动情况分析、“失温”知识详细的介绍、一篇篇精彩的推送,一条条实用的视频,就是他们交出的完美答卷。每位队员都如小太阳般挥洒着自己的光和热,誓要为故乡甘肃尽一份力。加油吧,青年!为了让白银马拉松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也为了户外运动行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为“陇阳”团队全体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冠之 提供
一审编辑:李增玥